给员工下跪上课,救活4家公司!中国最“传奇”打

09-14

宁高宁离任中粮时的送别场景

为了培养和选对人才,宁高宁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手段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

而这些只是他职业生涯中的“小事”。

他当场表示,资本运营本身并没有造成一些真正最终成功的企业,这个词给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多误导。

宁高宁曾在日本参观过一家为丰田汽车生产配件的小企业,那家企业几十年如一日,依附于丰田的需求之下,没有任何发展。他想,如果哪天丰田把这个零件的生产转移到中国,这个企业就没有了。

在宁高宁看来,选对人是经营的关键。“这个人往公司里一坐,公司里的空气都变了。”

论功行赏的时候,宁高宁认为发给研发人员的奖金太保守,于是给出2000万奖金,表示:必须奖到“让大家感觉到他是个富人才行”。

第二步是不把干部当干部。

纵观宁高宁的职业生涯,几乎一直处于救火队长的角色之中。

很多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。

但是谁敢说他不是一位中国企业家?

李嘉诚开玩笑说,因为自己英语很好,所以请了不少外国人,提升了公司的眼界与能力。

他还有个更通俗的说法:国家是企业的老板,自己只是一个负责放牛的娃娃,只有把牛放好了,才能完成使命,才能过上好日子。

外界称他是“中国韦尔奇”,不过他自称只是个“国企放牛娃”,只是个打工的“经理人”。

这也是为什么宁高宁对任正非给予了高度评价:“在中国真正用研发引领持续发展的企业家,可能就任正非一人。”

所以早在2001年,他就入选央视“中国十大经济风云人物”。

中国企业家,也要学会往前看,往远看。

中化旗下的沈阳化工研究院,前几年研发出全新一代杀螨剂,迅速杀到市场第一,一年毛利润3个亿。

但宁高宁不是这样认为的。

其实对于粮食、化工,他都不是什么专家。

万象城、大悦城、览秀城,应运而生。也因此,华润旗下的华润置业,成为了地产央企中的带头大哥;中化旗下的金茂,更是成为国企中少有的高端产品开发商。

考上山东大学的他,第一志愿是中文系,想当作家,但因为人数招满,就被调剂到了经济系。

其实在中国,论经历之传奇,也有人不亚于稻盛和夫。

他的想法是,环保问题难解,干脆干掉工厂,调转业务方向,搞房地产。这个大胆的想法,最终得到了高层认可。

在中粮开的第一届年会,他就把干部大会改成经理会,还亲自管理中粮集团的培训工作。有一次培训,因为腰疼弯不下去,甚至跪下来在白板上写讲义。

第一步是“洗脑”。

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合并后的“中国中化”

把干部变成经理人,从此就要提升职业素养观。

文/ 金错刀频道

对此,他的感受是,企业一定要创新创造,把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到高端的利润区中。

中国企业一定要创新创造,提升品牌价值。

修炼完毕,宁高宁回国开始了他的表演。

很多海归见状,纷纷离去。宁高宁留了下来。

“李嘉诚有用人眼光,全球战略眼光。”多年后,宁高宁还在感叹,反观其他香港公司,基本是家族式、朋友式、老臣子式管理。

就像任正非曾说过的:钱给多了,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。

宁高宁感慨:“如果是今天有人说毛主席的这个话,我们不吃惊,但那时候毛主席晚上估计都没饭吃,手里只有几十条枪的军队,但他的战略性、前瞻性,奠定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基础。”

上一篇:久违!巴西2传奇球星聚首:大罗胖到认不出,小
下一篇:PC版《神秘海域:盗贼传奇合辑》确认10月19日发